Mini LED电视下一代主流显示
8月20日,长虹在中国酒泉东风航天城发布了全球第一台20000+分区Mini LED电视——长虹ARTIST星箔。据了解,此次ARTIST星箔电视采用20000多颗COB Mini LED,搭配5000多颗分布式4通道 Mini Drive IC,精准控制每个分区,首次在大尺寸上实现薄和2万级分区兼容。从此次发布的产品来看,行业画质“天花板”再次被推高,这一技术和体验赛道充分展示了Mini LED+超大屏在TV领域里领跑优势。聚焦各大品牌纷纷发力的高端大屏电视市场,电视厂商为何对Mini LED技术情有独钟呢?这是否能说明未来MLED显示有替代液晶显示成为主流的可能呢?
相信大家在今年上半年看过或听说过一部网络爆火的扫黑剧《狂飙》。剧中的“鱼贩子”高启强在第一集因想保住摊位给小混混送礼,却买不起“等离子电视”,买的老式显像管电视被砸,与混混起了冲突,开启了自己“黑化”的一生。这也让等离子电视成了一个热梗。在大家朋友圈被“等离子电视”等热词刷屏后,也留下了疑问:等离子电视到底是个啥?
根据剧情设定,《狂飙》时代背景是在2000年,当时等离子电视是“高贵”的代名词,1997年年末先锋在日本推出世界上首款家用等离子电视,2002年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时一度高达6万余元,一年后国产品牌参与竞争后也要近3万元,2004年等离子电视“首次跌破2万”也是家电行业的大新闻。当时的2万是什么概念?起码能在一线城市核心地段买下几平米房子。如此大的利润使得等离子电视吸引了不少企业的目光。2006年,长虹在试错了投资超过20亿美元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后,可惜终获败北。不断地亏损之后,最终长虹忍痛怒甩等离子这条无用而累赘的“尾巴”。
如今,等离子电视在市面上已不见身影,在新的显示技术浪潮的冲击下,市场格局也已发生剧变。当时最普及的CRT显示技术也已彻底出局,笑到最后的是当年“普通”的LCD液晶电视和日后兴起的OLED电视、Mini LED电视。这些新的显示技术随着TCL等国产电视品牌的一举超越索尼、夏普、三星等“洋品牌”,成了主流用户的选择。在精彩纷呈的屏幕世界里,兼顾LCD和OLED优点的Mini LED技术日益受到用户青睐,成了主流厂商争相布局的热门领域,2022年更是成了电视新品发布会上的常客。
前些年,电视机产品主要是以LCD和OLED等显示技术为主流。但最近这几年,我们能明显看到Mini LED的亮眼表现。据2023年中怡康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Mini LED显示技术是2023年第一季度中,线上+线下市场里最受喜爱的产品卖点。另据奥维云网统计,2022年Mini LED电视销量达39.5万台,同比大增385.3%,实现井喷式增长;而同期的OLED电视销量仅为20.6万台,同比下跌29.9%;激光电视销量为12.1万台,同比下跌7.4%。毫无疑问,Mini LED电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
作为后起之秀,Mini LED发展时间相较于OLED、LCD等要短很多,商业化更是才短短三四年。Mini LED的发展,早在2016年,TCL就启动Mini LED有关技术的研发,并于2018年在IFA上发布全球首款Mini LED电视。由此算来,Mini LED电视面世才短短5年的时间,但其发展势头却十分的迅猛,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新型显示技术上的优势。
画质是消费的人衡量一款电视产品好坏与否的最根本条件。电视市场已高度饱和,传统的LCD显示技术画质已不足以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,为了给不同细分场景需求提供可能,诞生了Mini LED、OLED等新兴显示技术,特别是Mini LED,成为行业的主要拉动力。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,Mini LED能把传统LED芯片尺寸微缩到100微米到200微米等级,把侧边背光源几十颗的LED灯珠,变成直下背光源数千颗、数万颗,以此来实现更好的控光效果,呈现出更高的对比度,更宽广的色域和更高的亮度。比如,利用Mini LED作为背光的LCD电视,可以在面板上搭载更多LED灯珠数量,使显示画面更鲜亮,且不易烧屏拥有更长的常规使用的寿命,因而呈现出显示技术极大的潜力。随着更多厂商布局Mini LED以及Mini LED进入到更多显示场景,Mini LED显示技术成本会促进降低,这也意味着其将迎来更大程度的爆发。
当前,全球电视市场大盘需求水平较低,全球电视市场水平增长空间还未得到彻底解放。但行业内整体仍对2023年全球电视市场发展表达了乐观,其中对于Mini LED显示产品而言,有两大机会点值得注意。
第一,Mini LED市场渗透率将继续增长。一方面,越来越多品牌正在将Mini LED背光产品定位下沉到中高端,这一区间消费群体基数庞大并持续扩容,有望进一步推动市场增长;另一方面,随着Mini LED背光方案材料成本下降及良率提升,整体成本将继续下探,有利于Mini LED电视产品市场渗透率的增长。第二,超大屏产品市场竞争力将继续加强。在OLED电视短期增长遇阻的预期下,在高端市场采用“大尺寸+Mini LED背光”策略将成为更多头部品牌的选择。从这一视角来看,在今年的LED展会上,不少头部企业就有推出相关Mini LED电视产品。特别是TCL,在2021年8月就明确了“Mini LED战略+超大屏战略”,几乎是精准预判了市场演进方向。
随着MLED芯片的逐步减小以及显示器件PPI像数密度单位的不断提高,MLED显示器件单位面积内的芯片数量大幅提高。以MLED直显4K为例,其需要转移的LED芯片数量高达2,400多万颗,如果使用传统的固晶设备,单纯固晶的时间就需要240多个小时,因此对芯片固晶过程的精度以及芯片转移的速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。目前,大多数厂商在MLED显示产品转移设备大多无法跳脱传统固晶打件设备的框架,固晶前基板需经过刷锡、锡膏检测(SPI)、固晶后回焊炉等多站步骤,在量产上仍有不少挑战需克服。
早在2016年,德镌精密就已开始进行前瞻性地技术储备和布局,随着与MLED封装头段客户的深入合作与经验积累,德镌精密设备独家首创的MLED巨量转移生产线年正式交付客户端,并成功实现Mini LED COB与MiP显示产品的量产,是国内第一家真正实现MLED巨量转移设备量产化与商业化的设备公司。累积到目前为止,德镌精密设备在MLED巨量转移设备的出货量已突破500套,为国内MLED显示产业量产化与商业化的进程提供助力。
VFC-DB2305 PLUS 全自动超高速针刺固晶机, 生产效能可达360K UPH,转移良率≥99.997%,相对于传统摆臂式固晶解决方案,或是激光巨量转移方案,在生产品质与生产成本上都有着绝对优势。
MMT-LB2306 PLUS, 生产效能可达8.886KK UPH,是专为解决MLED全倒装芯片焊接量产化上的关键问题,对比于传统锡膏印刷、锡膏检测(SPI)、回焊炉工艺,在生产品质与生产成本上都有着颠覆性的优势。
Mini LED凭借着技术上的优势,在现阶段已经迅速占据了100英寸以上的高端平板电视市场,甚至还包括高端家庭影院市场。实际上,其应用层面远远不止如此,更是在消费电子、汽车、广告、航空航天和国防市场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。相信随着Mini LED电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在不断提升,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,Mini LED电视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,渗透率也将随之逐步提高。
电视市场早已成为公认“竞争最激烈”的红海市场,当前产业上下游厂商向Mini LED领域投入大量的资源,足以说明Mini LED将有望成为电视产品的新技术主流。随着Mini LED电视市场起量,Mini LED电视价格将逐步趋近于传统液晶电视。未来在中高端电视市场,说不定Mini LED电视也许能很快超越传统液晶电视。